你有没有发现,路上那些稀奇古怪的标志线,有时候真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?
但别小看它们,很多时候它们就是用来提醒你,是时候把脚从油门上挪开,踩踩刹车了。
毕竟,出事故十有八九都跟“快”脱不了干系。
我记得有一次开车,远远看到路面上画着个白色的菱形,当时我就想,这是啥啊?
后来才知道,原来那是人行横道预告标志,意思就是前面几十米,大概30到50米的样子,就要到人行横道了,得提前减速,小心行人突然冒出来。
这种设计我觉得还挺贴心的,总比走到跟前才发现要好,给人留足了反应时间。
还有那种倒三角形的“减速让行”标志,下面还跟着两条虚线,这种一般都出现在辅路汇入主路的地方,或者小路口并到大路上。
它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:你得慢下来,让主路的先走。
我有时候看到一些司机,明明是辅路出来,还一个劲儿地往前冲,真替他们捏把汗。
说到减速,那种地面上画着菱形短虚线的,被叫做纵向减速线,也有人叫它“鱼骨线”。
这玩意儿特有意思,你开过去的时候,会感觉路好像突然变窄了,视觉上给你一种压迫感,目的就是让你不自觉地减速。
这种线多半会出现在那些路况比较复杂,或者事故高发的地段。
对了,这种线如果跟车道分界线一起出现,要特别留意一下,如果是实线,那可千万别压线变道,虚线倒是可以。
跟“鱼骨线”差不多的,还有那种横向平行线组成的减速线,也是利用视觉效果让你减速。
反正只要看到这种线,你心里就得绷根弦儿:前面可能有什么情况,得慢点儿。
最让我觉得酷炫的,是那种“错视觉标线”。
它用不同的颜色块拼在一起,给你一种立体的感觉,好像路面上有什么凸起或者凹陷一样。
这种线我一般是在隧道口或者急转弯的地方看到。
你想啊,隧道里面光线本来就暗,突然冲进去可能会不适应,这种线就能让你提前减速,适应一下。
通常,它会从隧道外面大概200米的地方开始,一直延伸到隧道里面100米左右。
当然,除了这些视觉上的,还有一种是听觉上的,就是震荡标线,或者叫噪音标线。
它不是平的,是那种凹凸不平的点点或者条条,你开车碾过去的时候,就会发出“轰隆轰隆”的声音,提醒你注意。
相比那种铁质的减速钉,这种声音要柔和很多,但警示效果一点不差。
我记得最近看了几个交通事故案例,真的让人挺唏嘘的。
就说那个在庆阳宁县的事故吧。
刘某某开个大客车,在一个转弯的地方,结果拐弯太急,直接占了对向车道,把郭某某的小轿车给撞了,郭某某还受伤了。
交警说得也对,没有中心隔离或者中心线的路上,遇到对面来车,就得往右靠,减速慢行,跟别人保持安全距离。
这不就是最基本的常识吗?
可总有人仗着车大或者心急,结果呢?
麻烦自己找上门。
还有个在张掖山丹县的,周某某开小轿车,就因为随手掉了个头,结果跟直行的杨某某撞上了。
这可真是,“转弯让直行”这句话,怎么就记不住呢?
我有时候在路上看到那些突然掉头的,我当时真的挺烦的,心想这是在玩儿心跳吗?
拐弯、变道、掉头,都得仔细观察,确认没车没人才动,不然真出事了,后悔都来不及。
甘南藏族自治州那边也出了个事儿。
马某开小轿车,在国道上强行超车,结果跟一个正在左转的贡某撞了。
这事儿听起来就挺悬的,前车都在左转了,你还硬往前冲,这不是明摆着往枪口上撞吗?
交警提醒说,前车在左转、掉头或者超车的时候,后车就得保持一个能随时刹住车的距离。
我觉得这特别重要,给别人留空间,也是给自己留条活路。
最后一个案例,在平凉灵台县,郭某某开小轿车,居然因为分心驾驶,撞上了前面的电动三轮车,电动车司机都受伤了。
分心驾驶这事儿,我真是深有体会。
有时候导航响了,低头看一眼,或者手机震动一下,就想拿起来看看,但其实就那一秒钟的注意力分散,可能就足以酿成大祸。
注意力不集中,遇到突发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,这是真的太危险了。
你看,这些事故,很多时候都跟“快”有关,跟不遵守规则有关,也跟注意力不集中有关。
所以啊,不管是为了自己,还是为了别人,看到那些提醒你减速的标志线,或者遇到需要注意的路况,真的就老老实实地慢下来。
毕竟,平平安安到家,才是最重要的事,你说是不是?
信息来源:
1. 甘肃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官方发布信息。
人人顺配资-短线炒股配资-配资在线炒股-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